不要迷信玉米须煮水“降三高”,更不要耽误了常规的药物治疗
玉米是一种粗粮,品种众多,口感各异,营养丰富,有甜玉米、糯玉米、紫玉米、花粒玉米等品种,分脆硬糯各种口感,味道有甜和不甜,煮玉米、松仁玉米、玉米排骨、玉米沙拉等菜肴,让人回味无穷。玉米作为植物的籽粒,蕴含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含量最多的就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淀粉,大约占其干重的75%,蛋白质含量约占9%,与大米和白面相当,此外,玉米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以及钙、磷、铁、维生素B2、烟酸等微量元素。但是玉米也有一个先天的劣势,就是其中的烟酸经碱溶液处理后才能释放出来,因此,我们在烹饪玉米时,通常要加一些小苏打。
玉米和玉米制品口感略显粗糙,给人留下粗粮的印象,但与黑米、红米、紫米等传统粗粮相比,玉米粗纤维含量较低,而淀粉含量更高,因此,严格地讲,玉米算不上粗粮,而且玉米中蛋白质含量偏低,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不宜长期单一用玉米作为主食来食用,而玉米面或玉米渣因失去了玉米胚,营养成分的含量降低,更不宜作为主食长期食用。
水煮普通甜玉米的血糖指数为55,玉米面和玉米渣等玉米制品熬成粥后,血糖指数可达到70以上,糯玉米富含黏性支链淀粉,餐后血糖反应较高,甜玉米富含可溶性糖,也可影响餐后血糖稳定,因此,吃玉米一定要控制食用量,每天最好不超过75~100克,大约半根玉米,尽量少吃糯玉米,熬玉米粥时,选择大颗粒的玉米渣,不要熬制太久,以免导致血糖波动,体重增加,糖尿病患者应该尤其注意。
最后说说玉米须,玉米须是玉米的花粉管,属于繁殖器官,含有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等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酚类、黄酮、多糖等化学成分,因此,也被赋予了多种神奇功效,如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痛风等,但是这些成分仅开展了少数的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在人体是否有效,缺乏足够的证据,目前还是未知,需要开展进一步人体临床试验来验证,不要迷信玉米须煮水“降三高”,更不要耽误了常规的药物治疗。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2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