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见到邓建军时,他正在阳煤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忙碌
再次见到邓建军时,他正在阳煤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忙碌。虽然面容仍隐藏在口罩之下,但跟3月26日刚从武汉回来时相比,整体感觉已经大不相同,就连额头上的皱纹也舒展了不少。
“这才是我平时的状态,我虽然是我们那批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但也没有老成那个样子。刚回来那阵见到我的人都说我憔悴了不少,看起来一下子老了好几岁。”邓建军笑道。
邓建军今年48岁,是阳煤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也是我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之一。
作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医生,邓建军从1997年起就在阳煤集团总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工作,有着丰富的救治危重病人经验,曾被评为全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阳煤集团劳动模范。
听到阳煤集团总医院要派出支援湖北抗疫的医务人员的消息时,出于一名医生的职责和社会责任感,邓建军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然而,报名之后,邓建军却有些踟蹰,不知该如何跟家人说自己要去武汉的事。父亲年事已高又远在大同老家,他不敢告;女儿正读高三即将面临人生第一次大考,他不忍告。
就这样,直到邓建军在武汉安定下来,女儿看到他“全副武装”的照片才完全理解了爸爸,而老父亲面对他的“先斩后奏”,也只是叮嘱“要注意安全”,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邓建军在近知天命的年纪,经历了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抗疫、第一次去武汉、第一次穿防护服纸尿裤、第一次被称为英雄……
如今,邓建军已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武汉战“疫”的一幕幕却经常在他的脑海里回放。“历历在目,这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邓建军说。
“当时是凌晨1点多接到的通知,紧急出发。没什么好犹豫的,疫情就是命令。”邓建军回忆,2月9日凌晨,正在熟睡中的他接到电话后迅速起床,收拾行李,早上7点赶到医院集合。当天下午,邓建军随我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飞抵武汉,经过1天的岗前培训后即进入武汉市硚口区方舱医院,成为病区医生、病区医疗组长及专家组成员。
第一次进舱,邓建军的额头和鼻子被防护眼镜压得生疼,鼻子不通气,只能张嘴呼吸坚持到下班。第二次进舱,邓建军的眼镜鼻托被压断,左眼整个镜片被压在眼睛上,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完成了当天的工作。后来,每次进入方舱医院前,他都要给自己鼓劲打气,进去后努力克服身体的各种不适。
方舱医院不同于普通医院,条件有限,病人虽然是新冠肺炎轻症,但人数众多,平均每位医生要负责四五十名患者。工作中邓建军不仅要对这些病人进行治疗,还要检测他们的一些医疗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置转化为重症的病人。遇上焦虑或情绪不稳的病人,邓建军还要化身“心理医生”,耐心为他们做思想工作,消除他们因对疾病的担忧而造成的心理恐惧,为他们能够安心治疗打下基础。
病人出院,最受鼓舞的便是医生。邓建军也不例外。
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方舱医院每天都有出院的病人。3月1日,硚口区方舱医院成为武汉市第一个休舱的方舱医院。随后,邓建军所在的医疗队转战到武汉市蔡甸区的一个方舱医院,一直奋战至支援工作结束。他曾在日记中高兴地写下:“虽然只是医疗队中一个小小的成员,但每当看到和听到病人出院,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武汉期间,邓建军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时刻。3月18日,邓建军与几名队员一起,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
“这次疫情,让我看到了党员们冲锋在第一线的大无畏精神,也让我感受到了我们的国家是多么的强大,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特殊的地方入党,是我最骄傲的事情。”邓建军说,抵达湖北当天,他就向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意愿。
“我并非不怕,只因我是医生,职业职责所在,当国家需要,没有理由退缩。无论什么样的工作,把平凡的工作干好了就是不平凡。”邓建军说。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4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