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糖友老王,65岁,糖尿病史15年,合并有高血压,平时血压、血糖控制的还不错,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整天待在家里,活动少了,吃的多了,最近血糖就高起来了。
一周前晨起突发头晕、右侧肢体麻木,到了中午自动缓解了,他也没在意,但第二天早上又发作了,这次不但右侧肢体麻木,而且出现了无力,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做了头颅CT提示“左侧丘脑梗塞”,诊断为脑中风,收住到神经内科住院治疗20余天,肢体功能才慢慢恢复正常。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众多研究表明像老王这样的糖尿病患者是脑中风的高危人群,持续高血糖、合并高血压、长期代谢紊乱可导致脑血管硬化、血管内壁损伤、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以及血液黏稠度增加,不仅使脑中风的发生风险增加,发病时间较非糖尿病患者早,而且病变更严重、控制难度大、预后更差,治疗不及时很容易留下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任何疾病的治疗都贵在早期发现,及时干预,糖尿病患者合并脑中风也不例外。中风虽来势急骤,但在发病之前,也是有一个病理演变过程的,会有一个脑供血轻度失调、神经功能短暂缺失但又可以恢复的阶段,常常在中风发生前数分钟至数天内出现各种前兆症状。那么如果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识别这些前兆症状,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确诊,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将对脑中风的预后大有裨益,甚至可以完全治愈中风,明显减少致残率与致死率。下面笔者参考文献,就临床常见的脑中风前兆做一总结,以飨读者。一、缺血性脑中风前兆
临床上缺血性脑中风多见,大约占到脑中风70%,说到缺血性脑中风先兆,糖友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小中风”的概念。
“小中风”的医学名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供应脑部血流的某个血管暂时阻塞或不通,造成该血管供应的脑部组织短暂缺血,因而产生各式各样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但通常这些症状不会超过一小时,大部分10~20分钟就会恢复,不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因为发作时症状表现很像缺血性脑中风,但却不会有后遗症,所以又称为“小中风”。
由于“小中风”症状出现时间很短暂,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所以许多人包括我们大部分糖友都不以为然,忽略了其重要性。其实“小中风”往往就是缺血性脑中风的前兆,未来患中风的机率会比一般人要高上许多倍。若置之不理,不作任何检查与处理,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症状反复几次将引发真正的脑中风。
日常生活中,糖友出现下列症状可能就是“小中风”即中风前兆,当引起重视。
1、眩晕或头晕:中老年糖友反复出现瞬间头晕或眩晕,感觉周围的物体或自己在旋转,走路时感觉路也在摇晃,步态不稳,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千万别认为是低血糖,可能是“小中风”,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5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