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人间》摄制组食物藏着世界与自我喜马拉雅南麓
下午1点半,陈晓卿刚从菜市场回到办公室。
中午他吃了冷面。1982年在北京广播学院读书的时候,冷面的好他便已知道。“3两粮票,2毛1分钱,可以吃很大一碗。”随后的几十年里,北京“延吉餐厅分号”,他吃过不下千次。
2012年开始,陈晓卿因为执导《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而广为人知,加入腾讯视频后,他的镜头继续对准美食,但与此前不同的是,《风味人间》的视野面向整个世界。
疫情让餐饮业受到重创,也波及这部美食纪录片。首集《甜蜜缥缈录》,拍摄团队本想春节后去云南拍摄甘蔗炸糖、炼成红糖的过程,但因疫情当地封村了;香肠一集,年节本要拍摄制作腊肠、腊味的壮观景象,一下子也变得没办法实现。
陈晓卿在办公室附近的宿舍住了2个月。一边做饭,一边和团队完成了《风味人间》第二季部分拍摄和后期制作。2月底,有天在吃饭的钟点,陈晓卿开车路过曾经热闹非凡的北京CBD,目之所及都是一个又一个黑洞般的餐厅。几个在抗疫一线工作的记者好友,打电话给他说:“我现在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只有一个想法是,你得请我们吃顿饭。”那会儿,在北京甚至找不到一家可以拍摄的餐厅。
开播后,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获得了9.4分的高分评价。陈晓卿满意节目的好口碑,但他并不喜欢针对美食的评分体系。他说:“所谓的高端餐饮,都是虚幻的心理暗示,让人觉得我得努力呀,挣钱呀,这样才能吃上更好的。”
陈晓卿 图片来源:《风味人间》摄制组
食物中藏着世界与自我
喜马拉雅南麓,200米高空,没有任何防护的泰克,正循着晃荡的藤梯狩猎崖蜜。导演李勇把这发生在尼泊尔米亚格迪的惊险一幕,放在了本季纪录片的开篇。这是有象征意义的一次选择。“纪录片的目的是去寻找那些传统的、正在快速消失的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在《风味人间》第二季中,他特别着迷于食物获取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57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