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入股江淮,皮卡或是MPV可能是最先实现合作的细分领域
昨天,大众宣布将投资9.86亿欧元,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购入江淮汽车集团50%的股份,并增持合资车企江淮大众股份至75%,将大众新能源汽车总部和基地落户合肥。
同时,大众投资11亿欧元购得电池生产企业国轩高科26%的股份,成为了其最大股东。
安徽汽车工业的大盘,忽然就因为大众、江淮和国轩高科这场三人戏,变得有看头了起来。
01
大众汽车的战略布局
大众显然是三者中的最大赢家。
江淮汽车总市值不足百亿,几乎是国内最便宜的、没有其它国外车企合资的汽车厂商,但却具备完整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生产能力,坐拥80万辆产能,同时大量产能闲置。
国轩高科则是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上排名第三的供应商。如果单看电池界的后起之秀磷酸铁锂电池,国轩高科的技术水平和装机量甚至优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而它们都被大众“收入囊中”。
随之而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比如其一,铺开大众的商用车布局。
大众对江淮背后的中国商用车市场一直有所觊觎。
原因很简单,江淮的乘用车业务称不上佼佼者,商用车业务却绝对头部,其中中高端轻卡更连续多年行业出口第一。反观大众,虽然大众商用车在海外销量不错,但在中国的布局却几乎空白。
能在中国商用车市场分一杯羹,是大众一直以来的期望。
江淮在商用车领域的积累和优势,正中大众下怀。此前也有知情人士透露,大众入股江淮,皮卡或是MPV可能是最先实现合作的细分领域。
其二,推动大众的新能源进程。
大众此次的投资重点之一,就是增持江淮大众的股份至75%,获得了江淮大众的绝对话语权,决策和行动上能比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更加自由。
而江淮大众的主打合作项目,就是新能源汽车。
大众计划在未来十年生产26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一半在中国生产,将中国建成其全球电动汽车的产销基地。所以近两年,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都加快了在新能源领域的投放,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将在今年引入MEB电动平台,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也已于去年落成。但饶是如此,与大众新能源的规划产能仍相去甚远。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oyu/3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