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表于最近的《科学机器人》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药物胶囊,有朝一日或能取代注射给药的方式。该胶囊的“机器人帽”到达小肠时,会旋转并穿过粘液屏障,使胶囊携带的药物能够进入肠道内的细胞。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置换粘液,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在局部区域的分散度,并增强小分子和大分子的吸收。他们证明,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传递胰岛素和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是一种目前必须通过注射给药的抗菌肽。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且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疗方式。但许多大分子蛋白质药物无法通过消化道内的粘液屏障,因此包括胰岛素在内的许多药物必须通过其他方式给药。为了克服这些障碍,研究人员希望创造一种保护性胶囊,它有一种可穿过粘液的机制,就像隧道掘进机钻入土壤和岩石一样。
这种新的名为“RoboCap”的胶囊大约相当于维生素的大小,一端在容器中装载有效药物,表面涂有明胶,可调节其在特定pH值下溶解。当涂层溶解时,pH值的变化会触发RoboCap胶囊内部的一个微型马达开始旋转,有助于胶囊进入粘液并将其移位。胶囊上还覆盖着小螺柱,可以像牙刷一样刷掉粘液。旋转运动还有助于侵蚀掉携带药物的隔室,药物随之逐渐释放到消化道。
研究人员表示,RoboCap的作用是暂时消除最初的粘液屏障,然后通过最大限度地在局部分散药物来增强吸收。
在动物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这种胶囊来传递胰岛素或万古霉素,实验显示,其可输送的药物比没有“钻道”机制的类似胶囊多20—40倍。一旦药物从胶囊中释放出来,胶囊本身就会自行通过消化道,且通过后没有发现消化道发炎或刺激的迹象。
本研究中使用的胶囊是在小肠中释放有效载荷,但它也可通过改变明胶涂层溶解的pH值来靶向胃或结肠。未来其还可用于输送局部药物,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在局部组织中的浓度来帮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英国《自然》杂志28日发表了一篇药物学论文,报道了两种化学分子在小鼠中具有抗抑郁作用,但没有致幻的副作用。虽然还需进一步测试才能确定
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上99 8%的脊椎动物都有上颌和下巴,被统称为有颌类。我们的下巴是怎么演化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如今,我
9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厦门大学侯旭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运用首创特定功能液体作为结构与功能材料,实现了对
英国《自然》杂志28日发表了一篇药物学论文,报道了两种化学分子在小鼠中具有抗抑郁作用,但没有致幻的副作用。虽然还需进一步测试才能确定
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上99 8%的脊椎动物都有上颌和下巴,被统称为有颌类。我们的下巴是怎么演化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如今,我
9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厦门大学侯旭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运用首创特定功能液体作为结构与功能材料,实现了对
27日,笔者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陈槐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通过研究青藏高原上的碳氮循环变化及驱动机制,提出草地可持续管
美国物理学家创造了一种自组装粒子的新方法,这一进步为在微观层面构建复杂和创新材料开辟了新途径。这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新突破,主
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首次证明了在二维材料中存在一种奇异的电子态——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7日发表一项最新技术成果,美国科学家团队描述了一种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AI)相结合的技术,该技术能筛选出锂离子电
综合外媒报道,北京时间今天早上7时14分,在人类对行星防御的第一次测试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航天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