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健康 >

水灾过后需要注意和预防哪些疾病?

夏季,因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时有发生……

洪涝灾害后,极易造成疫病流行。一些多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疫病,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由于洪水的缘故,亦有可能发生。目前虽然没有疫情发生,但防病防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那么,洪灾过后,大家要如何预防传染病呢?

水灾过后需要注意和预防哪些疾病?

健康教育提醒当前许多地方正处于汛期,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水源也可能受到污染。这些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引起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为此,特提醒大家要注意防疫消毒,杀虫防病;要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烧熟煮透,不食用病死禽和霉变的食品;不食用洪水浸泡过的食品;不要喝生水;水源改变时,山水、井水等新水源要在专业机构指导下消毒处理后使用;及时清除室内外淤泥、垃圾、积水,防止蚊蝇孽生;要积极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要开门、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淤泥、疫水;出现发热、咳嗽、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洪水灾害极易造成疫病流行,一些多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疫病,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由于洪水的缘故,亦有可能发生。目前虽然没有疫情发生,但防病防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水灾过后需要注意和预防哪些疾病?

一、水灾过后需要注意和预防哪些疾病?

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水灾过后还可能患皮肤病: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另外还要注意防治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畏寒、高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菌痢可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亦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生活接触是引起散发病例的主要途径,水、食物污染常引起暴发。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2919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