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健康 >

牡丹江南山医院心理科主任宋淑玲:面对疫情持续存在的情况,公众

自今年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市疫情防控的各项举措已经持续开展了近五个月的时间。在全市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同时,有一部分市民也逐渐表现出焦虑、疲惫,甚至厌倦的心理和情绪。那么,面对疫情持续存在的情况,公众应当如何做好自我心理调适?5月30日,牡丹江南山医院心理科主任宋淑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牡丹江南山医院心理科主任宋淑玲:面对疫情持续存在的情况,公众

宋淑玲表示,面对危及生命的灾难时,每个人都可能出现一些与平常不一样的心理、行为反应,比如情绪上的紧张、担心、焦虑、恐惧,担心会不会被感染,变得情绪不稳定,对待家人、外人没有耐心,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尤为重要。

牡丹江南山医院心理科主任 宋淑玲

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的事物

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了解和探索

直到有疫苗之后才能有可能彻底消灭它

在这个等待疫苗的时间里

我们可能就会与它并存一段时间

我们要消除疫情

很快就会过去的这种心理

我们要调整 降低

我们对疫情尽快结束的心理期待

疫情可能要跟我们要共处一段时间

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其次要接受疫情

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接受并面对现实

这次疫情对我们每个人

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冲击

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目标

积极适应在疫情下的生活方式

尽量的减少疫情对自己带来的影响

牡丹江南山医院心理科主任宋淑玲:面对疫情持续存在的情况,公众

宋淑玲表示,焦虑和恐惧是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个体度过危机。对疫情,市民应该从行动上积极应对,通过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隔离传染源三个方面去做好预防。同时,要相信权威机构公布的信息,不要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消息以及不实谣言。

牡丹江南山医院心理科主任 宋淑玲

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人生理念 人际关系等等方方面面

在疫情下我们感受到了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的强大

体会到了命运共同体

社交距离远了 连接更紧密了

人与人的关联性更强了

哪怕是偶然的相遇

都有可能会给彼此带来很大的影响

更体现出了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重要性

在疫情之下我们也学会了

如何应对 担当 包容与忍耐

学会在逆境中如何生存

牡丹江南山医院心理科主任宋淑玲:面对疫情持续存在的情况,公众

宋淑玲表示,当前背景下,倡导科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室内多通风、勤洗手、使用公筷等等,这既是疫情防控需要市民做出的行为改变,更是从长期来讲提高个人的健康素养需要做出的行为改变。面对这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需要公众从心理上、行动上接受并且融入这种改变,调整好心态,适应新的平衡,共克时艰。

牡丹江南山医院心理科主任 宋淑玲

要做好个人的防护

积极的做核酸检测

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

按照防控的要求 少出门

少聚集 戴口罩

做好消毒和隔离

更要做好核酸的检测

因为核酸的检测就像一道安全绳

就像一件防护服

能够给我们增加自身安全感

在心理上增加我们的安全感

让我们有一个安全的保障

同时呢还要保证规律的作息

正常的饮食和睡眠

按时起床 按时睡觉

不要过度的上网 熬夜

吃好睡好 增强自己身体的抵抗力

让生活变得有规律

增加对自己的掌控感

疫情是可防可控的

新冠疫情对我们对我们每个人来说

影响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要接受这样一个影响

而且能够能学会延迟满足

我们很多的欲望

在这个状态下

是无法实现的

我们要学会等待和忍耐

而且也要学会积极地

适应生活的改变

能够更好地在疫情之下

来调整我们的生活

调整我们的心态

积极地面对 积极地接受

牡丹江南山医院心理科主任宋淑玲:面对疫情持续存在的情况,公众

宋淑玲指出,由于疫情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我市疫情防控举措也会根据发展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市民应避免产生麻痹或者松懈思想。同时,要按照国家和我市防控举措的要求,积极的做好配合,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科学、从容的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变化。

记 者:张晓宁 刘宇鹏

责 编:牟新颖

审 核:孔 俊

总 监:王 璐

版权归牡丹江广播电视台所有

如需引用请联系我们并标注来源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2992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