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健康 >

重新设计上岗头件事瞄准人员通道

重新设计上岗头件事瞄准人员通道

王丽艳正在统计密接人员名单。李浩摄

52岁的王丽艳是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主任。2月10日,王丽艳带队来到沈阳市委党校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观察点负责医疗组的工作。从设计通道到接收隔离人员,从医疗保障到心理辅导……截至5月30日,沈阳市委党校隔离点先后接收密接人员660人,工作人员零感染,而这里“隔离不隔爱”,也成为密切接触者永远的精神家园。

重新设计 上岗头件事瞄准人员通道

2月10日,王丽艳作为市委党校医学隔离观察点医疗组负责人来到市委党校隔离点。“我来了之后,第一时间就是重新设计人员通道,更妥善地对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区域进行划分,防止交叉感染。”王丽艳说。

市委党校医学隔离观察点是沈阳市第一批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点。对于其他观察点来说,市委党校隔离点的举措往往能起到示范作用。重新理顺管理流程后,王丽艳并没有放下心来,此时,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王丽艳告诉记者,医疗组成员来自多个科系,平日大家并不十分熟悉。隔离点是在突发情况下调整改用的,环境陌生,困难重重,最重要的还要保证医护人员零感染。面对这些复杂情况,王丽艳沉着冷静、果敢机智,在与护士长共同商议后,带领团队成员迅速制订隔离观察点医疗保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整治卫生安全环境,确保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最大限度地降低被感染风险。

建群建册 密切观测变化随时沟通情况

在隔离点,医疗组成员直接面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每天要对这些被隔离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观测记录,协助疾控人员逐一采集咽拭子和血液标本。王丽艳作为医疗组长,每天核对情况变化,全天候解答被隔离人员的疑问。

在被隔离的第一批来自武汉的密接人员中,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只有3岁,为快速缓解他们被隔离后的恐惧、焦虑,了解他们提出的各种诉求,王丽艳提议建立了医护人员与被隔离者共同的微信群“隔离不隔爱”,架起了隔离者与医护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每天,医护人员和隔离人员在群内沟通感情、晒自拍、学习新冠知识及防控知识,隔离生活变得有声有色。

关心往往是相互的,王丽艳至今还被从重点地区回沈的一家三口感动着:“刚开始,有些隔离人员不了解情况,有些情绪。这一家人就在群里挨个聊天,帮助大家稳定情绪,也给我们送上了鼓励。”隔离14天期满,许多被隔离人员留下了表扬信和感恩视频,甚至隔离期结束了也选择继续留在群里,这是他们永远的“家”。

默默坚守 赢得密接人员暖心称赞

52岁的王丽艳作为团队的老大姐,一提起队员们,不善言辞的她往往忍不住眼含热泪。来之前,市四院在选人上就有个准则:医疗组成员必须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骨干力量。

王丽艳带队连续坚守隔离点110多天,白天忙时常忘了吃饭,夜间忙时常忘了时间,多次因过度疲劳出现血压升高、头晕的反应,而她往往只是吃片降压药后就又投入工作。在她的影响下,市委党校隔离点医疗组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五月初的一天,王丽艳和同事们从傍晚开始接收隔离人员,等到结束工作,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

截至目前,沈阳市委党校隔离点先后接收密接人员660人。密接人员临走时说:“你们这里是最有温度的隔离点。”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尚志文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317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