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了,气化功能弱,吃下去的东西不能转化为营养,而成为脂肪
虽然都是胖,但胖子跟胖子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只是胖在局部,比如四肢都很匀称,但小肚子肥胖,或者其他地方不胖,就腿粗。
但有一类人,全身都胖,就像吹起来的气球一样,胖得很均匀。这类人为什么会胖呢?主要是因为气虚。气虚了,气化功能弱,吃下去的东西不能转化为营养,而成为脂肪。古代称这种人叫“脂人”。
如果你全身都胖,那再对照看看,有没有以下这些症状:
气喘吁吁,声音低弱,不爱说话和运动,容易疲劳,精神不振,常头晕健忘。
易患感冒且很久不能痊愈。
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性格内向,心虚胆小。
如果有这些症状,那你是气虚性肥胖没错了!
有人想当然地觉得,胖就去运动啊,我告诉大家,气虚的人只想静静地躺着,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将能量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比方说生存必需的吃喝拉撒睡。而其他相对不重要的运动,比如说话、走路等,能省就省。所以气虚胖子看上去很“懒”,说话声音小,你让她大点儿声,她还说得费劲。
除了这些,气虚的胖子还爱出汗。因为气虚的人卫气弱,腠理开合异常,热量就守不住了,还会自己往外跑。出汗过后身体感觉凉,也就是所谓的“出冷汗”。
所以,气虚胖子需要运动,但不可过量,一旦出汗多,气随热量而外泄,气就更虚了。
综上所述,如果一个胖子浑身均匀性发胖,不爱动,爱出汗,胆子小,动不动就患感冒,很久不能好转,就说明这个人是气虚型肥胖。
气虚胖子想要减肥和获得健康,关键是要补气。
推荐两个小方法——
一、按揉膻中穴
膻中穴很好找,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人体前正中线上。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里说:“膻中者,为气之海”,它是气之海洋,是全身之气汇集的地方,所以能补益全身之气。人在生气的时候为什么要捶胸顿足呢?就是因为气郁积在膻中穴这个位置了。
不过,按摩膻中穴时,要注意动作不能太粗暴。因为胸腔内藏着心和肺,所以要温柔地对待该穴,按摩时以感觉不到疼痛为度。如果经常感觉膻中穴疼痛,可能是心肺功能出现了异常,最好去医院看一下。
二、黄芪泡水喝或炖鸡
古人给中药取名很有意思,“芪”这个字,本作“耆”,意为“老”、“长”,意思是说,黄芪是补气药之长,是补气药中的老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黄芪所补之气非常全面,全身之气皆能补。《神农本草经》说它“助卫气,固皮表,补中气,升清气”。很多中药书籍里面,补气药开篇第一个介绍的就是黄芪。
用黄芪补气,可以泡水当茶喝,也可以做成“黄芪童子鸡”,即用童子鸡和黄芪一起煮汤。煮的时候黄芪可以装入布包,吃的时候拿出来。
有人说补气药不是人参居第一位吗?那我可不可以吃点儿人参呢?我建议最好不要乱吃人参。因为人参补气的力道非常强,不适合长期吃,而且气虚的胖子脾胃功能弱,一般运化不了如此峻猛的药物。
若想吃点儿参类,可以选择党参。党参力道相对弱一点儿,不会伤害脾胃,能长期地、慢慢地补气。
三、少熬夜,别过劳,适量运动
除了中药和食物调理,气虚肥胖者平时还要注意:不要长期熬夜,也不要过度劳累。
有人会说,既然过劳伤气,那我就躺着吧,这也不对。
因为中医又说:“久卧伤气。”气不是固定不动的,一定要动起来才行。经常躺着,气的运行就会变慢,时间久了,气就弱了。所以睡多了、躺着的时间长了,会觉得更累。
所以,这类人群也要适量运动,活动起来,但不建议剧烈运动,别勉强自己去跑个马拉松什么的,那简直是在玩命。
以上这几点,大家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慢慢看到身体的变化,让你健康地减肥。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40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