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群体常见传染性疾病和新冠肺炎的症状类似?如何预防?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逐渐步入常态化,在家关了很久的小朋友们纷纷出门活动,中小学幼儿园也都陆续开学。家长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倍加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现阶段主要有哪些儿童群体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和新冠肺炎的症状类似?又该如何预防呢?
据往年传染病监测结果显示,在儿童这一群体中,现阶段是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这些传染病往往都有发烧、食欲不振等类似新冠肺炎的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
高风险人群是 5至15 岁的儿童青少年,10 岁儿童是 “重灾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来传播。
提示症状
前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无力以及食欲不振等。腮腺炎典型的症状是唾液腺的肿大。常见的是一侧或者是两侧的腮腺炎的肿大,整个病程大约会持续1-2周。患儿在腮腺明显肿胀前 6-7 日至肿胀后 9 日期间具有传染性。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如果得了流行性腮腺炎,应在家休养至腮肿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 9 天后才能上学。
如何预防
1、目前,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我国儿童免疫程序规定,18~24月龄儿童应常规接种一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但接种1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荐儿童入小学前再次接种一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对患者用过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也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或者是接触来传染,它的传染性比较强。
提示症状
初始的表现也是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它的典型症状是感染1-2天以后,身上会出现皮疹。皮疹先出现在躯干部,然后向面部及四肢扩展,四肢的末端比较少。
如何预防
疾控专家提醒,水痘的重点防控场所为中小学及托幼机构。而接种疫苗预防水痘是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接种 2 剂次疫苗可以提高保护率。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包括肠道病毒EV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以及艾克病毒等等。它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鼻咽分泌物、唾液,以及其被接触过污染过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餐具、奶瓶等物品而感染。
提示症状
手足口病早期像感冒,起病急,可引起发热。有咳嗽、流涕、影响食欲、恶心、呕吐等表现。典型症状就是在口腔、手部逐步会有疱疹和皮疹,还有些小孩的臀部也会有这种皮疹。少数手足口病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5月进入年度流行期;受新冠疫情影响,手足口病疫情明显低于往年同期;随着学校逐步复课,集体活动将会增多,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 / 暴发疫情的风险性也将有所增高。
据统计,201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中,手足口病以发病人数237.6万位居第一,其传播系数是新冠病毒的3倍。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胡冰表示,保护易感人群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尤其对于6个月至3岁的孩子要尽早接种疫苗。此外还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加强锻炼、开窗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场所等。
疾控专家提醒家长,当孩子出现了发热等症状的时候,不要恐慌,要及时送医,对症治疗。另外,流行性的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都可以通过接种相应疫苗来进行预防。
资料整合 | 孔维薇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52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