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健康 >

思维导图理念助力高血压急症诊治

5月26日下午,一场特殊的启动会借助在线技术举办,17位编委会专家共聚云端,共话《中国高血压急症临床诊疗规范》编撰思路,此项工作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高血压急症诊治》编委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郭树彬教授担任编委会主席。会议由何新华教授担任主持人。此规范有何亮点?又存在哪些难点?专家们怎么说?让我们一一道来。

思维导图理念助力高血压急症诊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军教授首先分享了应用思维导图模式诊治高血压急症的思维模式。与一般的流程图不同,思维导图结合人体思维特点,从一个点发散出许多相关知识,涵盖内容较广泛。

面对高血压急症,以思维导图的思考模式(图1),可以想到六个问题:①定义;②流行病学;③病理生理改变;④器官功能评估;⑤紧急处置;⑥药物治疗。从此六个问题出发,再发散出各主要问题下的子问题,帮助系统性诊治高血压急症。

思维导图理念助力高血压急症诊治

图1 高血压急症思维导图示例

以定义为例,应思考的子问题包括疾病定义和靶器官损伤,而由此引发出对降压方式的思考,是静脉用药还是口服用药?这就构成了一条较完整的思维链。

完成定义相关的思维导图后,接着想到的就是疾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改变、器官功能评估,对此三方面进行评估后,就来到了紧急处置和药物治疗环节。例如对于肺水肿、主动脉夹层、颅内出血合并严重高血压、子痫及重度先兆子痫、嗜铬细胞瘤患者,就应接受快速降压治疗,缺血性卒中、某些药物中毒患者,则可能不需要极速降压治疗。最后在选择药物时,思维导图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总结出适合的药物(图2)。由此可见,思维导图的理念可以贯穿在高血压急症的诊治过程中,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585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