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完成2021年度全国演出市场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发布《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简称《报告》)。
自2012年起,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已连续11年研究编撰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据了解,今年的报告聚焦区域特点和分类市场,立足演出产品消费实际,以平均单场票房排名、年度票房及场次综合排名、演出热度城市排名等多维度呈现文化演出领域现状。
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同比增长27.76%
《报告》以行业数据为基准,以企业调研为补充,全貌呈现北部、华东、华中、华南、西部不同区域演出市场表现及演出产品需求潜力,并基于业内主要票务系统和剧场上报数据,对包括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戏曲、舞蹈、音乐会、演唱会和音乐节、相声、脱口秀在内的主要艺术门类市场分类盘点。
《报告》显示,2021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335.85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比增长27.76%,与2019年同比降低41.31%。其中,演出票房收入140.2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83.11%,与2019年同比降低30.00%;演出衍生品及赞助收入22.06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13.80%,与2019年同比降低40.94%;政府补贴收入(不含农村惠民)88.57亿元,与上年同比降低39.15%,与2019年同比降低39.16%。
《报告》统计,2021年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演出场次排序前10位的分别是:上海、北京、江苏、四川、重庆、浙江、天津、广东、陕西、河南;2021年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演出票房排序前10位的分别是: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北京、四川、重庆、山东、天津、陕西。
综观全国区域市场特征,根据演出项目的场次、票房收入等数据综合统计分析,《报告》显示排名前10位的地区占全国市场份额比重超过65%,演出市场地域分布仍存在不均衡发展。
《报告》统计显示,2021年演出市场消费主力是18岁至39岁的年轻人,在购票用户中占比达76%;购票人群中女性消费者数量明显高于男性,占比为66%。根据三年连续的数据监测显示,95后、00后消费者和女性消费者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话剧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演出类型
2021年全国主要演出类型(不含农村演出、娱乐演出)演出场次共计18.97万场,与上年同比增长248.07%,与2019年同比降低3.75%。从演出类型来看,旅游演出场次为7.48万场,占比为39.43%;剧场类演出场次11.44万场,占比为60.31%;大型场馆和户外演出0.05万场,占比为0.26%。从艺术门类来看,话剧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演出类型,演出票房和场次分别占剧场类演出30%和14%;小型、沉浸式音乐剧演出场次和票房收入较2020年增长显著;舞蹈、脱口秀等类别借助综艺节目向线下引流成果显著,票房收入、观众人数明显增长。
2021年全国话剧演出总场次1.61万场,票房收入23.89亿元,平均票价257元。年度话剧热门题材为“红色”和“悬疑”;在艺术类型方面,喜剧仍是最受欢迎的类型,占全年话剧项目总量的12%。全年话剧演出市场小剧场、新空间项目数量占比为52.93%,票房收入占比为28.79%。
2021年戏曲演出场次已经超出疫情前2019年的数量,票房收入恢复到2019年的九成。2021年全国戏曲演出总场次1.79万场,票房收入7.69亿元,平均票价112元。2021年最受市场欢迎的戏曲类别前5名是:昆曲、京剧、越剧、沪剧、豫剧。
2021年脱口秀市场全年商业演出场次1.85万场,票房收入3.91亿元,比2019年增长50%以上。脱口秀大部分为驻场演出,单场人数不足百人,平均票价100元以下,巡演的项目平均票价约为300元,演出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广州等中心城市,演出场地涵盖专业剧场、小剧场、演艺新空间等各种类型,演出灵活度高,受疫情影响较小,全年场次月平均分布稳定。
疫情防控向好后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报告》还发布了2022年演出市场趋势。分析认为:疫情防控向好后有望迎来市场快速增长。从市场供给情况看,原创剧目大幅增加,部分头部项目巡演场次计划近百场,有票房号召力的作品将有效带动市场快速恢复,可预期2022年剧场演出将继续迎来一批高质量的原创舞台作品;从消费需求看,2021年三季度起多地局部疫情较长时间压抑了消费需求,可预期在疫情有效控制后有望迎来市场的快速增长。演出市场恢复发展依赖于各地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政策,各地要加强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为市场稳步恢复提供基础条件。
新空间、沉浸式等新业态热度持续上升。一方面,依托演艺新空间等非标准剧场,话剧、音乐剧、儿童剧等市场涌现出更多沉浸式项目,不少沉浸式演出逐渐形成自有品牌,带动持续消费。另一方面,依托个性化场地,沉浸式演出和剧本杀、密室等娱乐项目加速融合,沉浸式娱乐演艺、沉浸式旅游演艺受到更多投资者关注。
IP运营、跨界联合受到更多关注。2021年IP资源的深度利用在舞台、影视、网综之间实现互联,同一剧目的IP深度开发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在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下,2022年将有更多机构关注演艺IP的价值外延拓展,以“演艺+展览”、文创、高清放映、出版物以及与商业机构、制造企业联名打造衍生产品等多种方式,拉动文化消费升级,探索舞台艺术市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报记者 刘 淼)
日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完成2021年度全国演出市场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发布《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简称《报告》)。自2012年起,中国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陕西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抵达陕北,这里自此成为中共中央的落脚点,
日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完成2021年度全国演出市场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发布《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简称《报告》)。自2012年起,中国
五一假期,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家级一类革命老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推出云旅游,在线引导游客参观赵尚志纪念园、廉政文化园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陕西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抵达陕北,这里自此成为中共中央的落脚点,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园区承载着推动产业集聚与规模化发展的使命,孵化、培育、辅导、服务了大量文化企业,推动着我国文化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走进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1946文创产业园,他们或在红城剧场观看演出,或在音乐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儒学文化产业园示范创建工作,将其作为加快建设浙、闽、皖、赣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打造四省边际共同
失传的宝物系列是河南博物院2020年底打造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创产品,该产品一推出就受到国内外市场的热捧。它是河南博物院首次采用动态文创理
近年来,伴着山水相融的自然优势和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山西省高平市以山水为底色、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灵魂、以康养为载体、以旅游为纽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