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天然的降脂药”,每天喝水加一勺,降血脂,均衡体内脂肪酸
凌晨三点,到处都寂静无声,只有医院的诊疗室里还在紧张的忙碌着,医生手忙脚乱的在抢救一位突发心梗的病人,家属在外焦急的等待着。病人姓赵,是一位53岁的大爷,患高血脂9年,在这期间,一直没有注意,最终造成血管完全堵塞,突发心肌梗死。
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医生的努力下,最终救回了大爷的命。医生询问家人老爷子平时在家有没有注意血脂的稳定,怎么会把血管堵成这个样子,家人竟然说,平时他一点也没有不好的症状,大家都觉着高血脂到了年纪大一些都会得,不用太计较。。
医生一听,立刻生气的说:“胡闹,高血脂问题不容小觑!”
高血脂,就是高脂血症,初期不痛、不痒,甚至没有任何异常改变,好像对人体健康没什么影响。这是大错特错的观念。高血脂也是病,而且是很危险的病。其实,人们害怕的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发病根源都是高血脂。
高血脂包括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均增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变慢,对全身各组织、器官供氧、供给营养物质的能力大为降低,使一系列疾病得以发生和发展。可以说,高血脂是很多疾病发生的诱发因素之一。只要血脂高了,甚至还没有达到高脂血症的程度,就已经不是最佳的健康状态了,或者说,很有可能过不了多久,就有一堆疾病找上门。
因此,我们主张疾病以防为主,很多疾病必须从防治高血脂入手。
上了年纪的一些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高血脂的预防,平时要定时体检,时刻关注血脂指标。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4种类型。
●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
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小于1.70毫摩尔/升。
●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小于5.72毫摩尔/升。
●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小于9.0毫摩尔/升。
高血脂的症状有哪些?
高脂血症是“无声的杀手”,早期血脂升高不易发现,但有些征象还是能够提供一些诊断线索,如果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就应该进行血液检查。
1.冠心病、脑卒中、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或体型较肥胖者,可能同时合并有血脂异常,应常规进行血脂检查。
2.眼睛上出现“老年环”,表现为黑眼珠周围出现一圈白色的环状改变,往往提示有家族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可能,常常是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表现。
3.身体某些部位出现了黄色的结节、斑块,医学上称为“黄色瘤”。这些结节或疹子可出现在脚后跟、手背、臀部及肘、膝、指关节等处,有的在手掌部出现黄色或橘黄色线条状条纹。如出现上述表现,多提示有高脂血症,而且比较严重。
4.家族中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较早(男性45岁以前、女性55岁以前)患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的患者时,也应注意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血脂进行检查。因此,医学专家建议20岁以上的成人应每2年常规化验1次血脂,对于那些家族中有高脂血症和(或)早发冠心病亲属的儿童,也应定期半年至一年化验血脂。
高血脂的治疗其实一直都是以西药为主的,但是西药的副作用过于明显,而且长期服用会有依赖性,一旦停药血脂就又会升高。
因此,寻找可以较好的稳定血脂又没有副作用的降脂方法一直是各界学者和专家都在探究的。
它是“天然的降脂药”,每天喝水加一勺,降血脂,均衡体内脂肪酸,预防心血管疾病!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3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