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发病机制模式图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通常对称分布于面部的日光暴露区,也可发生于上肢。本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及深肤色人种。黄褐斑属于难治性色素性疾病,号称“斑中之王”,目前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治疗药物及设备,但均无法治愈本病,复发率高。
《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指出:
遗传易感性、紫外线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是黄褐斑三大重要发病因素,色斑处血管增生、皮肤炎症及屏障功能紊乱也可能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生。
近年研究发现,长期紫外线照射除了直接或间接的激活表皮黑素细胞,促进黑素生成增多外,还会导致真皮出现典型的光老化特征,包括:日光性弹力纤维变性、基底膜破坏、血管增生与扩张、及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研究发现,93%的黄褐斑患者有中度至重度的日光性弹力纤维变性。
组织学分析表明,黄褐斑是由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真皮血管之间的细胞相互作用引起的,其特征类似于慢性光损伤。
有学者认为黄褐斑不仅是一种色素性疾病,也是一种光老化性皮肤病。
而传统治疗只作用于黑素小体和黑素细胞,忽视了黑素细胞附近存在的光老化现象,这可能是导致其复发的原因。
基底膜破坏使得黑素细胞和黑素颗粒向下进入真皮,这可能是黄褐斑难治和易复发的重要原因。激光或任何可加重基底膜损伤的治疗都可能使疾病恶化。
黄褐斑的发病机制模式图
既然紫外线导致的光老化在黄褐斑的发病中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样治疗,既能祛斑,还能解决光老化问题呢?
外用药治疗
氢醌:一直是黄褐斑的一线用药,疗效确切,但其疗效与浓度呈正相关。国外一般使用4%的氢醌乳膏,而国内只有2%的氢醌。不过,氢醌只有退色素作用,并没有抗老化作用。因此,需要与抗老化方法相结合,例如外用维甲酸。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4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