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健康 >

1

5.31世界无烟日

World No Tobacco Day

No

Smoking

禁止吸烟

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

2020年5月31日

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

吸烟与疾病

1

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由7000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气体占95%,如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等,颗粒物占5%,包括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如烟焦油、尼古丁等。这些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物质。

世界前八位致死疾病中有六种疾病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核和肺癌)与吸烟有关。吸烟可能引发肺、喉、肾、胃、膀胱、结肠、口腔和食道等部位的肿瘤,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流产、早产、出生缺陷、阳痿等其他疾病 。

在我国人群中,所有归因于烟草的死亡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癌约占60%,而所患吸烟相关疾病中,COPD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冠心病和肺结核各占5%~8%。

吸烟与青少年

1

在全世界,青少年使用烟草是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由于尼古丁具有强致瘾性,每天都有很多青少年开始吸烟上瘾,且步入成年后会继续吸烟,难以戒断。在中国,有调查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吸烟者在20岁以前就开始吸烟。如果当前趋势持续下去,今天的1.3亿青少年将死于明天的烟草相关疾病。

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在最初的几年内,就可以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如中度呼吸道阻塞、肺部功能降低、显示心脏病和中风的早期迹象等。由于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对脑神经产生毒害,会造成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等后果,对于尚处于学习期的青少年而言,无疑令人担忧。

近年来,我国电子烟使用率在青少年人群中呈明显上升趋势。电子烟烟液成分及其产生的二手烟(包括气溶胶)均是不安全的,电子烟气溶胶会增加呼吸道炎症因子的产生,导致气道慢性炎症,进而使人体肺功能下降。这种不利影响与吸烟导致慢阻肺的发病过程非常相似。同时,电子烟中起调味作用的双乙酰在加热状态下很不安全,人体吸入了这种物质会导致一种严重且不可逆的肺部疾病----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一项针对韩国高中生的研究发现,使用电子烟的学生患上哮喘的可能性是不使用者的2.7倍,因为哮喘而休4天或以上病假的可能性是从不使用者的15.4倍。另外,一些电子烟器具存在电池爆炸、烟液渗漏、高温烫伤等安全风险。

青少年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对吸烟建立的长期慢性危害的认识还不够,他们一旦开始吸烟,极易形成终身吸烟的陋习,对身体造成持续性危害,且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成年后的吸烟量越大。另一方面,青少年使用电子烟不仅会成瘾,还有可能诱导他们去吸食传统烟草。因此,要避免青少年接触和使用电子烟。

烟草的认识误区

1

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3/4以上的中国人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3以上的中国人不了解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大部分公众对“低焦油等于低危害”的错误观点缺乏认识,且受教育程度高者,如医生、教师等人群有此错误认识的比例更高,反映出公众普遍对这一问题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

公众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不足及误区的普遍存在是阻碍我国控制吸烟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戒烟的好处

1

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而戒烟则能够有效阻止或延缓吸烟相关疾病的进展。

研究发现,戒烟1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大约可减少一半,而且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会继续降低,戒烟15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绝对风险将与从未吸烟者相似;戒烟和防止二手烟暴露是防治COPD的最重要的手段,戒烟是目前证实的能够有效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唯一办法;戒烟还可以减少脑卒中、外周血管性疾病、肺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因此,戒烟是治疗各种吸烟相关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戒烟还可减少周围人群尤其是家人和同事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建平综合广播FM104.3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4734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