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别急着吃退烧药
资料图片
一岁半孩子干吞泡腾片不幸窒息死亡;一男孩感冒发烧,家人自行给他服用了三种药物导致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有数据显示,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约有7000名儿童死亡。
发烧了赶紧喂退烧药;大人的药掰开给孩子吃;用果汁糖水送服药。不少家长给孩子用药时存在着一些误区。那么,儿童不科学用药会带来哪些风险?孩子生病了,家长应当掌握哪些用药安全?记者就此采访了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王健。
儿童用药不当,危害大
王健认为,与成年人相比,儿童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严重,包括肝肾功能、神经系统、耳聋等伤害。
王健解释说,儿童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快速变化发展的阶段,对药物具有特殊反应。“如儿童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强,导致药物容易在脑组织中沉积而引起神经系统反应;儿童胃酸较少,导致酸性药物生物利用度下降,而碱性药物提高;另外,新生儿体表面积大且皮肤角质层薄,药物经皮吸收能力强,局部用药时容易中毒,加上儿童肝肾发育不完善,功能不成熟,代谢和排泄药物能力低,对药物的清除延迟,发生不良反应率相对更高。”
另外,市场上儿童专用药缺乏,也造成儿童用药风险增加。由于很多药物缺乏儿童临床试验,无法判断这些药物是否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在药品说明书中也未对儿童用药进行说明,医师只能根据经验开处方,从而增加了儿童用药的风险。
果汁糖水喂药,降低药效
对不少家长来说,给孩子喂药是件难事。很多家长为了让小孩能吃下药,将药物溶于牛奶、饮料、粥汤等来给小孩服用,这是不科学的。
比如,碰到孩子嫌药苦不肯吃时,家长最喜欢用果汁给孩子送服或在药里加糖。“其实,有些药物如果和果汁一起送服,果汁中的酸性物质就会与碱性药物发生中和反应,降低药效;而糖则会抑制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甚至还会与某些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害的物质。”
王健说,还有的家长为了哄孩子吃药,将药品的包衣剥去。实际上这种包衣是为了防止药对胃产生刺激或被胃液分解破坏,如果剥去这层包衣后服用,也会降低药效,甚至使药物快速崩解而到达中毒量,危害患儿健康。
孩子发烧别急着吃退烧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感冒发烧是最常见的病。多数家长对药学知识了解不多,孩子感冒发烧时,常盲目使用退烧药、抗生素等。
其实,对于人体来说,发热是一种防御性反应,退热药一般只能降低体温,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相反,发热可激发人的免疫力,过早使用退热药可能对儿童免疫力造成危害。一般儿童发热体温不超过38.5℃,不应急于用药。滥用退烧药容易掩盖患儿的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耽误治疗。
滥用抗生素降低儿童自身免疫力
抗生素的滥用多发生在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时。“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时,就认为是细菌感染,需要吃抗生素控制感染。而实际上,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仅占1/10左右,小儿腹泻大部分是由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杆菌引起的,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减轻症状,也不能使患儿快速康复,甚至会导致二重感染或增加耐药性,降低儿童自身免疫力。”王主任提醒。
联合用药得遵医嘱
有些家长认为药吃得多病好得快,于是中药加西药,给孩子一起混着吃。其实,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联合用药可能造成肝肾损伤甚至肝肾中毒。儿童联合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另一方面,家长要保管好家中药品,尽量将药品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发生儿童误服药物而中毒的情况。
儿童吃成人药,可能伤肝肾
孩子生病了,家长自然心急如焚,迫切希望孩子快速康复,有时会给孩子服用成人药物,或不遵照医嘱,给孩子加大药量,这些做法都可能导致患儿发生用药不良反应。如成人治疗腹泻用的氟哌酸,儿童服用可能损伤肾脏,复方新诺明片则可诱发贫血等,过量服药也会损伤患儿肝肾,导致药物中毒。(记者刘威)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5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