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健康 >

舌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诊法

看舌是医生平时诊病过程中,采集病史资料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很多时候,在患者对自己的症状特点描述不清的情况下,舌脉成了医生处方用药的主要依据。解读舌诊信息的前提是要在中医思维下用中医语言描述。 在中医体系下,抓住两条主线:定性、定位。 所谓定性就是判断疾病的寒热,分实寒、实热、虚寒、虚热。 定位就是大致判断舌的异常部位对应的中医脏腑定位,为进一步用药服务。

舌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诊法

舌诊是指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分析舌觉的不同,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舌象与疾病性质及其发展有着较密切的联系,舌诊作为中医可靠的诊断手段之一。 舌的内在联系是通过经络的循行来完成的。如足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沿咽喉,分别挟舌本、络舌本;足少阴经别系舌本;足太阴经别贯舌中;手少阴心经,经食管,之别系舌本;足太阳膀胱经筋结于舌本;手少阳三焦经筋入系舌本等。 舌与脏腑相通,体现于舌的一定部位内应一定的脏腑,并可反映所属脏腑的症(证)情变化。

舌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诊法

诊察舌苔一定要排除一些假象,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首先要了解正常舌苔可以有变异;正常舌苔是薄白而润,舌质淡红。据统计,健康的人中,仅77%~78%的人舌苔表现为正常舌苔,另一部分则可出现一些异常舌苔。如吸烟的人,舌苔较厚,并有灰、黄、黑的苔色;经常失眠的人,舌尖常有红刺增生;素喜辛辣食物的人,苔色偏红。这些改变均可视为正常情况下可有的变化,不用视为病理舌象。其次要注意伸舌姿势,一定要使舌体放松,呈扁平状,不用力紧绷。如伸舌用力过度,使舌呈锥形,会使舌的颜色加深,淡红可变为红舌,红舌可误看为降舌。伸舌的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使舌静脉回流障碍,舌质可转为紫色。如需细看,可嘱患者将舌收回,休息片刻后再伸出,以避免产生此类假象。

舌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诊法

看舌苔时应嘱受检者口尽量张大,否则易漏看舌根部,有时舌体前半部分苔色尚为白色,而舌根部已转黄,表示邪已化热入里,对辨证有一定意义。服用一些西药的患者,也可表现出一些病理舌象,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甲状腺激素的人,舌质常较红;应用抗癌化疗的患者,舌苔常常比较干燥;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舌体上常出现黄褐色或灰黑色舌苔,如果不注意会导致辨证错误。至于染苔,以及灯光强弱,刮苔之误差,亦可引起误诊,应多加注意。

舌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诊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舌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诊法。舌诊基本理论知识并不复杂,在学习和实践中宜以理论模型为基本依据、以图像辨识为基本技能,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2241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