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健康 >

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时为什么要医养结合?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今年两会中,也有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医养结合的相关提案和建议。那么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时为什么要医养结合?什么是医养结合?老年人需要怎样的医养结合?德澜近几年致力于养老事业,对此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时为什么要医养结合?

需求倒逼供给侧

全国大约2.5亿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中,有接近1.8亿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口则超过4000万。各种“老年病”呈现常发、易发和突发性的特点,老年人失能、半失能的康复治疗和看护问题也困扰着千家万户。

在这种大背景下,德澜认为:老年人“养”和“医”需求的叠加趋势越来越明显,需求总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对质量要求的不断升级,倒逼供给侧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和连续性的生活照料、康复养生、介护照护以及疾病诊疗等服务。

而现状却是疗养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养病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康复机构之间,既延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经济负担。医疗和康复的分离,也致使许多重病的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病人“押床”,使其它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这种相对独立的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体系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亟须推进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不是简单的物理结合

何谓医养结合呢?德澜认为:医养结合不是养老院与医院的物理结合,而是医疗资源赋能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成为保障长者健康、保障机构安全、保障行业稳健的核心力量;医养结合是医生护士打破“医不叩门”的传统行业思维,主动走出病房、走出诊室,把坐等患者上门“看医生”转变为主动上门为长者服务的观念更新;医养结合是补齐预防、康复两个短板,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引导老人及其家人减少不必要的治疗性医保及自费支出,使健康养老成为医养结合的终极目标。通过“医”的引领,带动“养”的提升,形成养中有医、医养融合的美好局面。

老人需要的是融为一体的医康养护服务体系

怎样让“医养结合”更好的服务老年人?据调查,沈阳的老年人只有1%住在养老院,99%选择居家养老。养老需求呈现居家养老占比大、养老消费意愿和能力不足、医疗保健刚需但未被满足、基本生活照料服务需求量大的现状。因此,德澜认为,医养结合不但要考虑在养老院里配备医疗资源,还要考虑让这99%的大多数真正方便的享受到“医养结合”。对于需要照护的老人来说,既需要专业的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又需要全程日常生活照护,两者不可或缺。医养结合服务不是简单的医疗+养老的协作,而是相互融合为一体的医康养护服务体系。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是流行趋势

单一的“机构养老”模式满足的是小众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需求,无论是从市场发展潜力、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还是从服务的受益面来看,都应该将医养结合的重点置于居家层面,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需求。

德澜推断,“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将成为我国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选择的养老方式。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是针对中国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被推崇的流行的养老方式。把医养院建在社区里,打造社区嵌入式医养服务中心,让老人可自主选择就近寻医养老也可方便享受居家上门诊疗护理服务,才能真正为老年人提供整合、连续、一体化的服务。

信息来源:德澜医疗集团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408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