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合不能吸烟
◎ 杨仑
33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创建了世界无烟日。于是每年的5月31日,人们会在这一天反思烟草流行对健康、社会的风险与危害。
烟草带来的危害是卫生界面临的极大挑战。得益于在控烟领域多年的努力,无论是重税控烟还是立法禁烟,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合不能吸烟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高铁、部分餐厅开始对吸烟行为说不,人们对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认识也愈发深刻。
早在2016年,我国就公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这是我国保障公民健康的重大举措。
烟草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商品。由于吸烟具有成瘾性,想要真正实现无烟社会,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立法层面上,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加大控烟力度,运用价格、税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烟成效不能松懈。今年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提出卷烟价格仍然偏低、建议进一步提高烟草税与烟草制品价格。
但提高香烟售价,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一方面,上涨的价格能否抑制神经系统对烟草的依赖尚不可知;另一方面,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工资及退休金的上涨也抵消了价格的威慑力。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对于控烟工作而言,更重要的是把尊重他人、不打扰他人生活的价值观融入主观意识之中,进而实现社会真正无烟的目的。
随着社会物质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社会对个体的评价体系也愈发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成年人选择吸烟固然是个体权力,但这种权力必须置于尊重公共秩序及保护公众健康的前提之下。
倘若违背了这种价值观,在公共场合吸烟、危及他人的身体健康,则需要严格的处罚条例及果决的执行手段,为吸烟这一行为设定高昂的门槛和社会成本,则必然将有益于降低吸烟率。
另外,吸烟这一行为极容易通过不良的文化平台进行传播。而阻断传播途径、减少吸烟群体的重中之重就在于学校,在于青年学生。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我国高中学生尝试吸卷烟、现在吸卷烟以及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分别为24.5%、8.6%和3.0%。
尊重他人,在公共场合彻底禁烟,加强学校及社会对未成年人教育,多管齐下,才能够真正地打造一个“无烟”社会,让《“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描述的美好未来成为现实。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刘义阳
审核:王小龙
终审:冷文生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4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