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心脏支架仅是治疗的开始
胡大一:心脏支架仅是治疗的开始
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9-12-9
“如果医生只救不防,即便救治了再多的冠心病患者,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患者越治越多、越治越年轻。”前不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胡大一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推算,目前我国的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冠心病110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居首位,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人们总是寄希望于先进的医疗技术,而不愿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这才是心血管事件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胡大一以心脏支架为例谈到,2008年我国支架植入数量为18万,而到了2018年就增至91万,但这丝毫未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
所以,胡大一始终强调的是,心脏支架仅仅是治疗的开始,而不是治疗的结束。
支架有严格的适应证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推广,目前一些县级医院相继成立胸痛中心,也能够开展PCI。但令胡大一比较担忧的是,支架不恰当使用、过度使用,逐渐演变成一个严重的医疗与社会问题。
“支架本身是血管疾病治疗的巨大进步,它是一项好技术,但任何好技术都有明确的适应证,用到不需要的患者,就会弊大于利。”胡大一说,对急性心肌梗死而言,支架是救命的最佳措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只要没有出血情况,支架做得越早,挽救心肌的范围越大,生命获救的机会也就越大。
而对于大多数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目前并不能降低死亡率,只是在改善症状上可能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
之所以支架使用存在乱象,胡大一认为,这与现行医疗模式和付费机制有一定关系。“趋利的医疗体制,按支架手术量付费,支架手术越多,医院收入就越多,灰色收入越多,企业盈利就越多,形成了多赢的利益链,只有患者没赢。”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25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