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回养老院啦,听护工阿姨的话,想见儿子了好好讲,不要太大声
“医生,我觉得我老妈吃了上个星期你给她开的药以后,记性更不好了,现在连我的名字都说不出来啦”患者的儿子进入诊室后焦急的对我说。
这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第二次来我的诊室,和上次一样,是儿子和养老院的护工一起带来的。只见这位老太太被四五根绳子五花大绑着瘫坐在轮椅上,歪着脑袋,紧紧闭着眼睛,呼吸均匀,有微微的鼾声,看样子是睡着了,但看姿势睡得并不怎么舒服。
对于这位患者的记性我从不抱乐观态度,因为对于一位阿尔茨海默病重度患者来说,记性有转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问情况,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患者现在晚上睡觉情况怎么样了?”我问家属和护工。
“听养老院的人说吃了药可以从十点睡到早上五点,吃了药倒是不吵闹了”家属回答。
这位老太太第一次来诊室的时候,已经3天晚上没睡觉了,一分钟都不睡的那种,整晚大吵大闹,喋喋不休的说话,而说的大部分内容,人类已经听不懂了,护工束手无策。不睡觉的那三天,正是这位老人家被送至养老院的前三天。换句话说,这位老人经历了从家里到养老院的环境改变之后,就开始夜间吵闹,不眠不休。上次就诊后,我给老太太开了一些促认知药物和少量的抗精神病药物。
“从睡眠情况看,老太太痴呆伴发精神病性症状得到缓解,晚上照护压力减轻,可以暂不考虑住院了”,我心里想。
“但是这个老太太有时候晚上不肯吃药,倔的很”护工补充道。
“所以有好几个晚上养老院叫我过去给他吃药”家属补充。
失忆的老人缺的不是药,环境影响也很大
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他儿子不可以晚间进入养老院陪护,而碰上老人不肯吃药的时候,养老院的护工就约患者儿子在养老院门口相见。初夏的夜里,依然有瑟瑟的凉意,老人见到儿子以后情绪就会慢慢的平稳,乖乖服药然后回去睡觉。
“阿婆、阿婆,天亮了,醒醒啦”我把在轮椅上昏昏睡着的老太太叫醒,老人家睁开浑浊的眼睛,环视四周,瞟了我一眼之后,眼睛就久久的望向她的儿子,眼神空洞但透着依恋。
我问了她一些简单的问题,老太太答非所问,脸上挂着对我问的话不懂装懂的小心翼翼。老太太确实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忘记了不久前故去的老伴的名字,也忘记了儿子的名字,更不知今夕是何年。我握着老人家的手对她说“一会回养老院啦,听护工阿姨的话,想见儿子了好好讲,不要太大声说话哦”,老太太似懂非懂,然后坚定的反复说:“回家,回家,回家”!
作为医生,认真地想说以下几点:
1.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患者记忆力逐渐减退的趋势不可逆,目前所有药物都只能减缓认知功能下降的进展速度。所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绝大多数都是病程的进展,而不是吃了药物引起。
2.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主要照顾人改变、居住地的改变都算是环境改变)容易出现认知功能的迅速下降。所以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患者的环境平稳,心情愉快。
3.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的精神病性症状(夜间不睡,大吵大闹等)是造成患者照顾困难的主要因素,环境改变也会诱发痴呆伴发精神病性症状。但幸运的是这些症状可以通过治疗消除。所以痴呆老人出现精神症状需尽快到老年精神科就诊。(作者:房圆)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37300.html